bfs学习记录:模板/思路汇总
HB小咸鱼学习记录
一点看法
蓝桥杯刷了不少的搜索题,但是bfs的题很少,大部分都是dfs的题。
但是去年蓝桥杯就考了bfs,所以还是得好好刷题。
bfs由于是一个循环进行搜索,所以没法回溯,因而每个点位只能被走一次。这样加快了搜索速度,但是由于每个点只能走一次导致无法列举出所有的可走路径。而这样的好处是避免了绕远路,搜索到结果时一定是最短路。所以大部分的求最短路的题都用bfs.
自我对于“广度优先搜索”的理解
bfs,字面来看就是以广度为优先的搜索方式。搜索时以原点向四周扩散。如果说dfs是“搜完一个屋子再搜另一个屋子”,那bfs就是“把每个屋子的柜子搜了再搜每个屋子的桌子……”这样层层深入的搜索。这样可以优先搜索物品可能在的地方,从而减少搜索的时间。
就像我们规定以“前左右”的顺序走迷宫,而在寻找迷宫的出口时就可以看成进行了一次搜索。我们首先记录下来第一个路口能前往哪几个路口,随后再按照规定的顺序(前左右)查看这几个路口的又能前往哪几个路口。途中前往过的路口要进行标记,防止重复的查看。直到查看一个路口,它可以前往到终点或者它就是终点,此时搜索结束。我们查看的轮数就是前往该终点的最小步数。而在搜索过程中,我们可以使用适当的数据结构来储存前往终点所经过的路口,这就是最短路径。
这样进行搜索的范围大,查找到终点的路径始终是最短路径。但缺点是我们没办法迭代出所有的可前往终点的路径。
bfs的大致思路
首先,如上个片段所说,我们首先需要一个二维数组,来对迷宫进行标记,标记出可以走的点和障碍(不可以走的点)。
其次,我们建立一个队列,把起点加入到队列中。
接着,我们建立一个while循环,设定在队列不为空的时候执行循环。
循环中,我们首先获取队列的头结点坐标,随后我们需要对移动的规则进行规定。例如上文的例子规定的“上左右”,我们可以用一个二维数组来储存移动后坐标的变化:
1 | int direction[4][2] = {{0,-1},{-1,0},{1,0},{0,1}}; |
这个数组里面的四组数据就分别代表“上左右下”,在对坐标变换时进行
1 | int x1=x+direction[a][0]; |
即可实现对坐标的变化。我们按照这个顺序,对头结点的周围进行判断,如果可以前往的话,就将变换后的数据点加入队列。然后将新点(x1,y1)的状态进行更改,代表你已经来过这里了。防止重复的搜索。
最后,我们需要设定上一步循环的中止条件,从而在找到出口时停止或者返回一些信息。我们常常在循环中获取头结点后进行判定,如果头结点数据是我们想要搜索到的信息,我们就中止循环。
bfs的大致模板
1 | void BFS(传入的数据) |
bfs例题
蓝桥杯 学霸的迷宫
样例输入
Input Sample 1:
3 3
001
100
110
样例输出
Output Sample 1:
4
RDRD
这一题算是bfs的经典例题,题目不止让求了最短的步数,还让输出了最短的路径。
所以我们在队列结点的数据结构中添加了一个string字符串,用来储存到达某个点的最短路径。
在找到终点时,输出最短步数和最短路径即可。
ac代码:
1 |
|
小结
在使用bfs中,要根据题目数据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。
bfs的题中往往不会只让你输出最短路径的长度,一般还会带点别的东西,所以要建立合适的结构来储存数据。
bfs的常用环境
一般是用来寻找不带权值的图的最短路。问题关键词常为“能否到达”、“最短路径”。
目前来看蓝桥杯中对bfs的考察度往往低于dfs,但是蓝桥杯最近几年对bfs的考察也在变多,所以还得好好练。
总之,还是得多刷题,多积累经验。